郭靖那么“笨”都成功了,你們?yōu)槭裁床荒埽?/h2>
時間:2015-06-15 來源:
華商智業(yè) 作者:華商智業(yè) 點擊:759次
好的管理者,往往也是好的教育者。假設一個問題:如果你的員工像郭靖一樣呆傻(郭靖本來就是以“呆傻”的形象出現(xiàn)的),你能到最后,讓他成長為一代大俠嗎?這是對你管理能力的考驗,也是對“郭靖”們的負責。讓我們來看看,郭靖的幾位老師,是怎樣給他帶來巨大進步的吧。在大漠生長的郭靖,因為沒有父愛,幼兒教育中陽剛之氣先天不足。好在郭媽媽的家庭教育還不錯,郭靖的德育比較好,這為他后天的學習奠定了基礎。
智商不夠,就努力用情商彌補,散發(fā)在郭靖身上的刻苦、毅力、堅忍不拔就是證明。我越來越認為,德育是人成長的第一生產(chǎn)力。
郭靖的“小學老師”是江南七怪
這幾個老師脾氣怪異,因為要和邱處機比賽,這種考試壓力,使得他們焦躁不安,七怪明知“既學眾家,不如專精一藝”的道理,但因不肯空有一身武功,卻眼睜睜的袖手旁觀,不傳給這傻徒兒。于是完全不顧教育的生成規(guī)律,也不根據(jù)郭靖自身的特點,鍋碗瓢盆一起上,完全是應試教育的拔苗助長。
這天清晨,韓小瑩教了他越女劍法中的兩招,那招“枝擊白猿”要躍身半空連挽兩個劍花,然后回劍下?lián)?。郭靖多扎了下盤功夫,縱躍不夠輕靈,在半空只挽到一個半劍花,便已落下地來,連試了七八次,始終差了半個劍花。韓小瑩心頭火起,勉強克制脾氣,教他如何足尖使力,如何腰腿用勁,哪知待得他縱躍夠高了,卻忘了劍挽平花。一連幾次都是如此。這日下午韓寶駒教他金龍鞭法,這軟兵器非比別樣,巧勁不到,不但傷不到別人,反而損了自己。驀然間郭靖勁力一個用錯,軟鞭反過 來刷的一聲,在自己腦袋上砸起了老大一個疙瘩……練這金龍鞭法時苦頭可就大了,只練了數(shù)趟,額頭、手臂、大腿上已到處都是烏青。
這樣一來,郭靖常常是學了十招,連一招也掌握不了,于是,七怪們當著郭靖的面,搖頭嘆氣,責罵怒吼一起上,還用即將到來的比賽刺激郭靖,這些教育手段嚴重挫傷了郭靖的自信心,郭靖咬緊牙關(guān),埋頭苦練,拼命的練,卻越練越差?!拔覟槭裁催@么笨?為什么這么讓師傅生氣?”嚴重的挫敗感使得郭靖的自我評價越來越低。
郭靖的小學教育對應著農(nóng)業(yè)文明,農(nóng)業(yè)文明的教育方式是灌輸,著眼點在于知識,采用題海戰(zhàn)術(shù)的目的,在于強化知識的熟練性,這種教育唯一的指向性是應試。特別是這種考試,還僅僅是為了證明老師的本領(lǐng)。這就注定了這種教育的失敗。
郭靖的“初中老師”是馬鈺
馬道長比江南七怪的教育方法高明多了。他能夠因材施教,對笨拙的郭靖堅決不講解復雜的內(nèi)功原理,而是把全真教的內(nèi)功心法,都化解到如何呼吸、如何睡覺、如何走路的日常生活之中。郭靖對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,興味盎然,而且馬道長說,習武是為了強身健體,因而全無月考、期中考、期末考等應試負擔,郭靖全身心投入之后,內(nèi)功竟然突飛猛進。這種成功體驗,又加強了郭靖的自我肯定,這就是教育上的正效應。郭靖練武的興趣越來越濃厚。馬鈺的教育,相當于工業(yè)革命時期的教育,這個時期的教育以啟發(fā)式為主,注重能力的培養(yǎng)。啟發(fā)式教育有效的解決了高分低能的問題,也拯救了很多像郭靖一樣的傻孩子。
郭靖的高中老師是全國著名“特級教師”洪七公
洪七公是當時教育領(lǐng)域的四大天王。郭靖因為走女友黃蓉的后門,有幸做了洪七公的學生,這是他的造化。想想看,著名特級教師歐陽峰不收外徒,一門心思搞家教, 而且只教侄兒歐陽克,實際上是只教自己私生子。而黃藥師黃特級閑散慣了,對現(xiàn)行教育體制極其不滿,早就辭職退隱到桃花島去了,唯一的女兒黃蓉,他也是完全散養(yǎng),任其自由發(fā)展。一燈大師因為老婆搞婚外戀,被折磨得憔悴不堪,哪有心思搞教學,后來干脆去做了和尚。四大天王去其三,能夠執(zhí)教郭靖的也只有洪七公了。洪老先生是平民化教育的典型,缺點是喜歡吃吃喝喝,黃蓉正是利用他的這個弱點,擒住了他。洪七公深知“巧娘必有拙女”的道理,一開始對郭靖因材施教, 當然也考慮到自己的懶惰,他為郭靖單獨開課,教學內(nèi)容是降龍十八掌。降龍十八掌簡單易記、易學難精,正好適合下笨功夫的傻小子郭靖。而且對洪七公自己來說,也不需要三天兩頭的布置作業(yè),搞血汗教育。
降龍十八掌是專為郭靖量身打造的
洪七公教一招:亢龍有悔。郭靖拉開式子,挑了一棵特別細小的松樹,學著洪七公的姿勢,對準樹干,呼的就是一掌。那松樹晃了幾晃,竟是不斷。洪七公罵道:傻小 子,你搖松樹干什么?捉松鼠么?撿松果么?郭靖被他說得滿臉通紅,訕訕地笑著。練了半天,有點領(lǐng)會,歡然道:那要著勁奇快,使對方來不及抵擋。洪七公白眼道:可不是么?那還用說?你滿頭大汗的練了這么久,原來連這點粗淺的道理還剛想通,可真笨到了姥姥家……郭靖茫然不解,只是將他的話牢牢記在心里,以備日后慢慢思索。他學武的法門,向來便是“人家練一朝,我就練十天”。當下專心致志的只是練習掌法。練到手掌邊緣已紅腫得十分厲害,他卻毫不松懈的苦練。
至此,郭靖在招招重復,步步為營、千錘百煉、穩(wěn)扎穩(wěn)打的苦練中,終于脫胎換骨,練成絕世神功。最后,在華山論劍的高考中,一戰(zhàn)成名。